找到相关内容499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妙贤法师: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就有不和的事缘,彼此互相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所以中国佛教禅宗认为,外部的”来自心”。对此,六祖慧能进一步指出:东方人但其心即无罪;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罪过),迷人愿生东方。两者所在处,并皆一种心地。但无不,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说,不觉悟的人向外求”,岂不知心净则佛土净”,只要心干净了,佛就在心中。佛教提倡...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573247.html
  • 试析般若中观与《维摩诘经》中的双重否定

    思维模式,就是双重否定,典型的语式如:不生不灭、不垢不、不增不减” 。而在《维摩诘经》中,尤其在第九品《入不二法门品》中,双重否定的思维模式更是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展现,在该品中,通过维摩诘居士与诸菩萨...因此之故,我们才要用不生不灭”这一种语式,既对生”否定为不生”,同时还对灭”否定为不灭”。同样道理,所谓垢”与”,不垢”=”,所以垢”与”都只是世间法意义上的彼此简单否定,...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650855.html
  • 空与太极--略论明代蕅益大师所著《周易禅解》

    名为同相。约不变随缘,真如即生灭故,名为异相。故上文云:二门展转不相离也。”[1]   此外,他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也运用到同样的观念,他说:   知生佛同源,则能故。随缘不变之性,诸佛本...”[32],开明其义蕴,此处不赘;有关烦恼亦不可得,龙树在此并未加以说明,但《中论》观颠倒品的初二偈,却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旁证。《中论》云:   从忆想分别,生于贪嗔痴,颠倒,皆从众缘生。...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351876.html
  • 《维摩经》与禅宗思想

    ,使得宇宙人生,处处展露不二禅机!《维摩经》最重要的内涵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即你本心也。”《古尊宿》卷3《希运》这本心,即是维摩诘依德行所立的名字名”:此云净名,即是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此...本空,根本没有真实的自我,更没有与我相对的一切。   3垢净不二。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垢秽实性本空,无垢无。《佛道品》: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0538935.html
  • 刍议儒释道之和”

    不和)的事缘,彼此相互影响,推波助澜,才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和战争。中国化的佛教——禅宗认为,外部的”来自心”,外在的和”来自心和”。六祖慧能质疑道:东方人造了孽、作了恶,希望解脱到西方的极乐世界去。那么西方人造了孽、作了恶怎么办呢?他要往哪里去呢?故,反对向外求”、求和”,主张心净则佛土净”(《维摩诘经》),只要心干净了,佛就在心中。正是以此为据,海峡两岸佛教界在人们倡导...

    叶小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2355559.html
  • 清净圆满即如来——略论耳根圆通之十纲”三十二则(4)

    只要你肯锲而不舍,精进不辍,身心就会渐次转化,病苦也会慢慢减少。换言之,你肯下功夫,成果自然会展现出来。故说,念佛法门与观音法门这两大净土宗的法门是相辅相成,辗转增上的。  朗然逼照  极光通达,寂...了。”  极光通达”,从有相光到无相光,亦即从有光影门头的境相到一切全然消融抄无相。这已经到达非常微细的境界了。  寂照含虚空”,念佛念到能所双亡”,极光通达”,则必然与虚空合一,虚空即我...

    首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4266159.html
  • 山西太原晋阳土堂”大佛的美丽传说

    ,旧名因寺,内有土洞殊高敞,固名土堂,内有大佛像,相传自山中塌出。”但同时也有学者说,大佛是北魏从大同迁都于洛阳途经太原建的。   昨日上午10时,记者见到了建在土堂村西侧山壁之上的因寺”大佛堂。为干净的,因为因果的因,它在佛教中的意思是说:净土之因缘”。这座高9.46米的大佛为释迦牟尼。据说,这尊大佛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佛。   记者立于大佛前,需仰视方能端详细致。大佛高额...

    佚名

    |大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08302423421.html
  • 善无畏神功震世 唐玄宗叩头敬畏

    天竺善无畏,名遐大中华   善无畏,是大唐盛世来自天竺的一个高僧,深受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崇,名遐中华。   善无畏,梵名戍婆揭罗僧诃”,意为狮子”,唐代汉译善无畏”,也是取其大义。他出生在中印度,父亲是乌荼国国王,从家族史来说,属于释迦牟尼佛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裔。   善无畏自幼神姿异常,国王对他特别宠爱,十岁就让他统帅军队,十三岁就继承了王位。   兄弟不服,起兵作乱,善...

    陈晓东著

    |高僧|大德|神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0523036839.html
  • 唐代佛教建筑艺术——志莲之行

    整个天王殿呼之欲出,在晨曦的照耀下,宁静祥和,流露出清净和谐之意境,与宇宙时空交流呼应。  迈入山门,一进景致直入眼底,四个莲花池中的各色莲花交相辉映。法师告知我们莲花代表”,它象征着人处于污浊的...中国传统地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等为宗旨,将寺院作为一个保存文化并将其发扬的一个平台,故该建筑以唐式木构古建筑重建佛寺群,继承佛教十方丛林的传统精神。(十方丛林”即出家人共住之地。僧众来自十方,互敬互重,...

    林苏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1247003.html
  • 佛教涅槃四德”与南朝宫体诗

    以致在对于包括宫廷生活在内的世俗生活方方面面的感受中都难免不带有涅槃学常、乐、我、”思想的影响。   常、乐、我、”被称做涅槃四德”,是涅槃学核心理论。《大般涅槃经》说: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无常、乐、我、故,常、乐、我、净乃得名为大涅槃也。”常”指永恒,乐”指无忧,我”指自由,”指清净。经中认为,众生所以浮沉烦恼苦海不得超脱,乃是执无常以为常,执坏苦以为乐,执无我以为...

    光明日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850283.html